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
助力好房子建设
日前,昌平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四新”)助力“好房子”建设活动顺利开展。15家昌平区“四新”技术企业从门窗、保温、防水、智能控制、新能源运用等多方面覆盖了“好房子”建设的各项需求,通过搭建展台,以实物和资料数据相结合的方式与到场数十家开发企业展开宣传与洽谈,将百姓对住宅绿色、低碳、安全、舒适、智慧的美好向往逐步变为现实。
本次活动在北京市昌平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的指导下,由昌平区建筑行业协会主办,北京米兰之窗节能建材有限公司承办,旨在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为昌平区“四新”技术企业和开发企业搭建对接平台,推动昌平区房地产建设水平与工程质量不断提高,为全区“好房子”建设贡献力量,增进民生福祉。
日前,米兰之窗“除醛净化窗”横空问世,这一令人惊喜的杰作再次向世人揭示了米兰之窗“科技+绿色”的品牌内涵。它的诞生也正是源于企业掌舵人马俊清二十余年如一日对于创新和品质的执着追求。
初见马俊清的人,对他的第一印象是低调、儒雅,听过他创业故事的人,觉得他果敢、坚毅。马俊清作为知名高端门窗品牌“米兰之窗”的创始人,身上的“标签”远不止这些。
关于做企业
他说:“机会永远是给有准备之人”
时间回到2017年,河北雄安新区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个重大决定部署,马俊清意识到,雄安新区的建设必将引领未来中国建设的趋势,成为中国整个建筑行业的风向标。
当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发布招标公告时,马俊清就知道机会来了。在规划中,雄安市民服务中心被设计为目前中国最大单体超低能耗被动式建筑之一,对建筑门窗幕墙的性能有非常高的技术要求。“经过多年的积累,我们在2012年就完成了新技术、新设备的研发,它所需要的先进的绿色节能产品,恰恰我们都已具备,所以米兰之窗中标可以说是顺理成章。”
中标是对实力的最好见证,米兰之窗也不负众望,仅用40天就完成了项目交付,被业内赞叹“创造了一个技术标准高、生产速度快、施工质量好、工期时间短的传奇”。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马俊清一直坚信“机会永远是给有准备之人”。成立之初,米兰之窗并不是一帆风顺。第一批产品出来以后,面临着“在中国没有市场”的困境,只能走上返销欧洲的出口之路。但马俊清并没有放弃,更没有坐以待毙,在熟练掌握这套系统技术的前提下,他适时对系统进行了国产化改造,使产品更加适应中国市场的需求,同时也把成本降下来,能被更多国内消费者接受。
“我们永远比别人走快了一步,尽管并不被当时的市场所接受,但是当第一批高品质住宅出现的时候,我们就迅速打入了中国市场。包括后来我们开始研发超低能耗被动式的、更符合绿色建筑标准的产品,当时也是没有市场,但是经过几年的储备,我们顺利拿下了雄安市民服务中心的项目。这和我们的超前部署是分不开的。”
关于创新
他说:“要做全世界最好的门窗”
当初将公司命名为“米兰之窗”,马俊清有自己的想法和考虑,“一是当时引进的SORMANI门窗产品来自于意大利米兰,他们的系统很专业,产品很高级,外观很漂亮,就如他们所说是'门窗的艺术品’。所以我当时的想法就是,我们的门窗就要做最精良品质的艺术品。二是我们的理念是以门窗科技引领健康生活,引领是一种时尚,米兰是时尚之都,无论在建筑、家居都引领着世界的潮流。”
采访过程中,马俊清提到最多的词就是“创新”。在他看来,创新是米兰之窗的源动力,也是品牌一路发展壮大、始终保持领先的“秘密武器”。“米兰之窗的定位就是做全世界最好的门窗,所以我们要通过研发和创新,不断实现自我的突破和超越。”
马俊清认为,对于企业来说,创新不单单是简单的产品创新,更重要的是系统和技术的创新。从率先引入欧洲系统门窗技术,到创建我国首个工业4.0系统铝包木窗智能化生产线、解决了定制产品和标准化产品之间的矛盾冲突,再到首个系统铝合金窗工业4.0智能化生产线亮相、真正实现系统铝合金窗智能化生产,米兰之窗凭借不断创新一路领先。
“在米兰之窗,研发是我们从来没有停滞过的一件事情。实际上,每一次研发都是基于客户的痛点,目的在于为客户解决问题。”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米兰之窗手握多项发明专利:内倒平移窗,完美解决了内开窗占空间、外开窗不安全、推拉窗不密封的三大痛点;率先提出建筑行业“七恒系统”,在原有恒温、恒湿、恒氧、恒静、恒洁的“五恒”基础上又提出恒安、恒智两大要素,在安全基础上着力提升室内家居体验;首个推出创新生态产品除醛净化窗,采用纳米光触媒涂层技术,突破传统依赖紫外线的局限,在可见光下即可高效去除甲醛,实现空间长效主动净化……
凭借自身技术实力与产品品质,米兰之窗一步步成长为系统门窗领军品牌,获得了行业的高度认可。2014年,米兰之窗作为《中国集成材木门窗》行业标准主编单位,领导制定中国木门窗标准;2017年,米兰之窗作为第一主编单位,参与编制的《建筑系统门窗技术导则》正式发行。“作为标准的制定者,我们绝对不是为了编制标准而编制标准,我想做最好的门窗,有了标准,好的产品才可以得到应用。”
对于米兰之窗下一步的研发方向,马俊清也已经有了自己的规划,“现在门窗遮风挡雨的这些基本属性,我们目前的技术完全可以保证,所以我们未来的方向可能会放在如何通过门窗的设计为人们带来更高的情绪价值。同时,应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家战略,在产品材料上我们也将有所侧重,推出更多铝包木的好产品,因为他不仅功能和性能都是最好,还是最低碳环保的产品。”
关于理想
他说:“要让米兰之窗走进千家万户”
初入中国市场,“米兰之窗”走的就是高端路线,作为远洋LAVIE、中海世家、泛海国际、泰禾院子、金茂府等很多高品质住宅优秀的供应商,米兰之窗并不缺客源。但是马俊清却有自己的追求和执念,“首先,我希望米兰之窗这个品牌能够成为技术的领先者,能够站在世界的前沿,这一点我们现在基本已经实现了。更重要的是,我想让米兰之窗走进千家万户,让所有人都能用上高品质的好东西。”
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并不简单。首先就是成本问题。高品质往往意味着高投入,从原材料的采购到生产设备和工艺的研发,再到后续生产环节的把控,每一步都注定了米兰之窗的产品价格不菲。再者,我国国土面积广阔,地理环境复杂,跨越的气候带比较多,对窗户的要求最为复杂,这是在研发生产过程中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为了让每一名消费者都能用上米兰之窗,马俊清带领公司团队,借助智能制造技术实现了柔性定制,通过提高产品的精度和生产效率,实现每家每户不同窗型、不同规格窗户的高效生产,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真正实现了提质降本。“让好产品走进千家万户靠的不是内卷和低价,最终依靠的还是科技的创新和升级。”马俊清如是说。
在建材行业摸爬滚打三十多年,岁月在马俊清身上沉淀出一种笃定与从容。从传统的手工制作到现代化的智能制造,从单一的产品供应到全方位的系统解决方案,在每一次的行业变革中,他始终怀揣着一份“让好产品走进千家万户”的初心和使命,凭借着对门窗事业的执着和热爱,以及敏锐的市场嗅觉和强烈的创新意识,带领米兰之窗一次次突破困境,成为高品质门窗的代名词,成为推动行业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