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金堂奖、中居设计、新浪家居联合东鹏整装卫浴发起的“2025卓越设计青年”,是设计业界最具传播价值的年度先锋荣誉,由金堂奖、中居设计与新浪家居联名认证。本期荣膺“2025卓越设计青年”称号的是广东省广州市共合营造主理人——王承鸿。
当内卷裹挟设计行业,王承鸿选择以沉淀对抗周遭的喧嚣——他执笔的空间,从不满足于功能堆砌,而是将居住空间视为情感与生活的载体。作为广州共合营造主理人,他像一位“空间诗人”,用透景手法撕开小户型的逼仄感,以弹性动线缝合三代人的作息裂痕,甚至让一面镜子、一扇窗成为独居者与自我对话的剧场。
—新浪家居对话王承鸿—
【新浪家居】:首先恭喜您荣获金堂奖、中居设计、新浪家居共同认证的 2025年卓越设计青年荣誉。如今设计行业人才辈出,您认为自己脱颖而出的竞争优势是什么呢?
【王承鸿】:作为一名从业十年的设计工作者。我认为在面对当下设计行业高度“内卷”化的竞争环境。首先,需要一个好的心态:设计本身是需要时间去探索、尝试、积累、创新的实践过程,一味的“抄作业”-“交作业”式的创作,无法在之中得到成长。其次,我觉得深耕好自身专业领域,不断提升服务标准和细化交付细节,优化设计系统流程,升级服务模式,这是自身生存基础。有了稳定基础,角色的转换也是很有必要的。要从一名设计执行者向项目的策划者转变,化被动为主动。提供不同专业层面的解决方案,提高垂直领域的精度。
【新浪家居】:从刚性需求到情感诉求,您认为居住空间设计正在经历怎样的价值转向?这种转变对设计师的能力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王承鸿】:我觉得居住空间设计的价值转向正从“以人文本”到“从物到人”转向,设计师的角色也从“空间规划者”进化为“情感策展人”与“生活提案者”。所以我觉得设计者需要加强以下几点:
1、加强对于使用者深层需求的挖掘
2、加强不同专业领域技术整合消化应用能力
3、转变不同的设计情景叙事思维
4、设计整体的可持续性
5、增加服务群体的参与度
【新浪家居】:居住矛盾日益凸显,设计师如何在空间设计上缓解传统家庭伦理与现代生活方式的冲突?
【王承鸿】:首先我觉得代际居住矛盾的根源在于传统家庭伦理,所以在空间的设计上我觉得应该先分析不同年龄段作息时间,自身空间和公共空间,情景需求三个点。比如:在餐厅或厨房区域增设早餐吧台,对于不同时间段的使用者,使用时间的长短进行动线划分。这样在空间内制造一个弹性机制,让不同年龄段的使用者适用不同的使用场景和情景,让空间自有调节性。
【新浪家居】:从专业角度讲,您觉得整装卫浴服务能帮业主解决哪些问题?您在为业主挑选整装卫浴服务时,有哪些选择标准?
【王承鸿】:高效省时,缩短工期,稳定的质量体系,控制成本,优化原有设计。对于设计师来说挑选卫浴产品第一肯定是产品的质量,价格,款式多样化,服务体系等等。
【新浪家居】:您和东鹏整装卫浴合作多久了?是什么契机让您选择与东鹏合作呢?
【王承鸿】:5-6年断断续续都有合作。同行设计师的介绍,设计师对于产品和服务体系的认可。
【新浪家居】:东鹏的产品和服务中,有哪些方面让您十分认可?
【王承鸿】:产品和尺寸比较全,可选性比较多。记忆最深的是东鹏卫浴陶瓷产品的质保应该是同品类品牌里最久的,只有质量过硬才敢质保。釉面也非常不错,不容易挂壁,业主亲测最好打理。每个环节都有专业人员答疑指导,一直到安装结束。
【新浪家居】:如果让您选一个代表性的设计作品,您会选哪个?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吗?
【王承鸿】:我会选择《一人居·与自己的对话》。
这个设计聚焦于独自居住者的日常活动和内心世界,强调场景的描绘和使用者当下的内心独白。在面积有限的公寓空间中,通过灵活的隔断和透景的手法,空间最大化的同时,营造出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和空间体验。在这个空间里,每一个角落都成为与自己对话的触发点。
独处空间:如清晨对着镜子整理仪容时、夜晚独自坐在窗前凝视月光之际,展开与自己的对话。对过去的反思,对当下生活状态的剖析,包括孤独感与自由感的交织;
日常活动场景:如独自做饭时,打扫房间时进而思考自己与家庭的关系,在这种回忆与当下的对比中,挖掘出自己在家庭关系中的成长与变化。
所以在空间与空间之间的衔接上,会从天、地、墙三个不同的层面来划分,做到即独立又开放的空间形态。在家具的选择上,也偏向自由度高、个性化的呈现方式。
——
物质生活的丰盈驱使着国民将目光投向精神层面的满足,家作为中国人心中的神圣港湾,对于每个人都有着独一无二的意义。作为兼具实用功能和美学表达的学科,室内设计对人居空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社会审美的进步及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中国室内设计的需求与日俱增;而文化自信又让中国设计师萌发了多样化表达。
新时代需要新力量,“2025卓越设计青年”奖项的设立旨在发掘和表彰室内设计领域表现卓越的杰出青年设计师,为中国青年设计师搭建权威的交流平台,激发青年设计师的创造力,为增进中国设计力量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