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好工匠系列展播】童得勇:30年装修路,以匠心筑就行业标杆

2025-07-01
来源:

从安徽桐城的木匠学徒到北京家装行业的领军人物,童勇用30年时光书写了一段关于坚守与创新的工匠传奇。作为2025年“五一工人先锋号”先进工作者获得者,他以“不玩虚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装修行业的浪潮中勇立潮头,用双手诠释着劳动之美与时代担当。

图片

从木匠学徒到行业先锋:厚积薄发的匠人成长之路

1990年代初,年仅 18 岁的童勇在安徽桐城拜师学艺,开启了他的木匠生涯。在三年艰苦的学艺过程中,他从最基础的拉锯、刨木,到复杂的打榫、雕花,一步一个脚印地掌握了传统木作的精髓。1995 年,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童勇带着工具箱辗转江苏、东北等地,从家具制作领域转向装修行业。在东北的朝鲜族聚居区,他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捕捉到早期家装的需求,以“韩系风格装修” 在当地崭露头角,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良好的口碑。

2000年,童勇进京加入业之峰,开启职业新篇章。作为早期外派管理者,他在内蒙古分公司创下年营业额破千万的纪录。谈及职业生涯转折点,他难忘北京首单——为安徽籍老革命家后代装修住宅。客户对他高度信任,不仅留下钥匙,甚至将现金随意摆放,这份超越商业关系的信赖,成为童“人品重于技术” 执业理念的生动注脚。

图片

创新突围:从共享展厅到智能化探索的前瞻布局

面对家装行业的不断变革,童勇始终站在创新的前沿,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和技术应用。

2007年试水共享展厅模式,整合头部品牌材料,以“平进平出”原则让利工长。虽未实现规模化盈利,却为行业探索出“资源整合+透明报价”的可行路径,被同行称赞为 “提前十年预判整装趋势”,为家装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针对老龄化需求,推出“无障碍施工套餐”,在红松园小区改造中,为独居老人加装自动感应夜灯、防滑卫浴扶手,相关案例被社区列为适老化改造范本充分体现了他对社会需求的关注和对品质的执着追求。

图片

工匠精神的坚守:细节处见真章的服务哲学

勇对“工匠精神”的理解,渗透在每个施工环节:

通过标准化管控将装修分解为360个节点,要求瓦工贴2.4米大板误差不超过1毫米,水电改造必测三次压力值。在某别墅项目中,因老瓦工忽视防水涂层厚度,他要求全部返工他坚定地表示:“宁愿损失工期,也不留隐患。” 这种对质量的严格要求,确保了每一个项目的高品质交付。

建立“三报制度”增加装修过程透明度——开工前报工期、施工中报进度、验收时报细节。客户可通过施工群实时查看现场照片,实现对装修过程的全程监督。曾有客户出差期间通过视频直播完成验收,客户感慨道:“比自己盯工地还省心”。

与此同时,他还会每周组织技术研讨,带领工人学习三维家、酷家乐等设计软件。他常说:“老工匠要放下身段,年轻人要沉下心来,行业进步靠的是代代传承。”通过不断提升团队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意识,他的团队在行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图片

行业传承与未来展望:在变革中引领新篇

面对行业断代的危机,童勇主动承担起传帮带的责任,致力于培养年轻工匠,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培育年轻工匠发起“新老工匠结对计划”,带领95后徒弟参与智能家装项目,手把手传授水电改造技巧。其团队中,30岁以下工匠占比从5%提升至25%,成为行业年轻化标杆为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业余时间研究中医与古典文学,将“天人合一”理念融入装修设计,在望京某四合院改造中,巧妙结合风水布局与现代美学,打造“会呼吸的中式居所”,成为传统文化与现代家装融合的典范为行业的文化内涵提升做出了积极贡献。

图片

结语:以匠心致初心,书写时代答卷

从传统木作到智能家装,从单打独斗到行业引领,童勇用30年光阴证明:工匠精神不是步自封,而是在坚守中创新,在传承中突破。正如他在获奖感言中所说:“装修不是冰冷的工程,而是为每个家庭筑梦的过程。只要心怀敬畏、眼观趋势,匠人永远不会被时代辜负。”

“中国梦 劳动美”的时代旋律中,童勇以匠人之名,为装修行业刻下“品质”与“温度”的双重注脚。

图片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