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雄极光,祸起萧墙

Ocean
2025-07-17
来源:

昔日同窗“四驾马车”共襄盛举,今朝三雄极光董事会硝烟弥漫



7月14日晚间,三雄极光的一纸董事会决议公告,再次将这家上市公司的治理裂痕暴露在公众视野之下。


关于任命林岩为公司总经理、颜新元为董事会秘书的两项议案,虽然最终以7票同意、2票反对的结果获得通过,但那两张刺眼的反对票,依然来自董事张贤庆和陈松辉。


这距离上一次董事会上激烈的冲突,仅仅过去了十余天。曾被视为“同学创业典范”的三雄极光,其内部的纷争正从暗流涌动演变为公开对抗。


祸起萧墙


这场公开决裂的高潮,早在6月27日的第六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上就已上演。那是一场关乎公司最高领导权的“二选一”对决。当提名张宇涛续任董事长的议案提交表决时,7票赞成,2票反对——张贤庆和陈松辉投下了反对票。


张贤庆的反对理由直指张宇涛任期内公司“管理混乱”,导致营收利润双双下滑,甚至在2025年一季度出现亏损,人效水平更是处于“上市同类型公司底部”。陈松辉则主张采用“轮值”制度更为合适。



而当提名张贤庆担任董事长的议案进行表决时,局面发生了戏剧性的反转。张贤庆仅获得2票支持,遭遇4票反对和3票弃权。张宇涛给出的反对理由异常简洁,仅有三个字:“不合适”。



这场投票对决,让曾经并肩创业、被誉为公司“四驾马车”的创始人团队矛盾彻底公开化。张宇涛、张贤庆、陈松辉与林岩本是大学同学,1991年携手创立三雄极光,并在2017年成功IPO。



然而,2020年4月,四人共同签署的一致行动协议宣告解除,公司自此陷入无实际控制人状态。三雄极光股权结构显示,四人持股比例介于9.34%至18.25%之间,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制衡。这为日后治理层面的角力埋下了伏笔。


另起炉灶?


7月14日的董事会,则将矛盾推向了新的高度。张贤庆和陈松辉对林岩担任总经理投下反对票,理由聚焦于一个关键事件:一家名为“广州三雄极光能源管理有限公司”的子公司在他们不知情的情况下悄然设立。该公司由三雄极光持股53%,并被授权使用“三雄极光”商标作为企业字号。



林岩担任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但存在未及时向所有董事告知的情形。两位董事借此对公司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对外投资的决策程序以及商标使用的规范性表达了强烈担忧。对于董事会秘书颜新元的任命,他们则以“职业能力不足”和“过往信息披露处理欠妥”为由再次投下反对票。


这些反对票已超越单纯的公司战略分歧,直指公司治理的合规底线。有关“回避沟通”的指控,更让人质疑三雄极光的董事会议事规则是否已形同虚设。


反对票背后,深藏着董事们对公司经营状况的焦虑与意见分裂


照明内卷


三雄极光的业绩目前正经历下滑。2024年财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78亿元,同比下降11.64%;归母净利润仅0.48亿元,暴跌76.5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更是缩水94.85%,仅剩864万元。颓势在2025年一季度并未止住,营收再降15.82%至3.34亿元,净利润出现1531万元的亏损,同比剧降207.88%。



管理层在业绩说明会上坦承困境:房地产市场的持续低迷严重打击了占公司营收大头的家居照明业务,行业“内卷”加剧导致产能严重过剩。尽管公司试图通过实施715个城市的分类覆盖策略和加强数字化营销来稳住阵脚,2024年家居渠道收入也仅微增1.41%,无力挽回整体业绩。


反观资本市场同样反应惨淡。三雄极光股价长期徘徊在12元左右,较2017年上市初期的巅峰价格49.37元跌去逾76%。



在2024年的股东大会上,中小股东的不满情绪集中爆发,以63%的压倒性姿态否决了董事及高管的薪酬方案其中在选举公司第六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的计票中,张宇涛仅获得12票中小股东支持,不足有效表决总数的万分之一。



上下同欲者胜


商战如战场,孙子兵法有曰: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从步调一致的“四驾马车”,到董事会表决席上的针锋相对,三雄极光的治理根基正遭受严重动摇。连续两次董事会上那两张醒目的反对票,清晰地标志着创始人团队的分歧已从幕后彻底走向台前


常言道,家丑不可外扬。当前照明市场已深陷红海,恶性竞争尤甚,企业内部对治理与规划存在分歧,实属正常。业绩寒冬中,三雄极光董事会投票台上日益加深的裂痕,其潜在的危险性或许比财报上的亏损数字更值得警惕。


三雄极光,虽含“三雄”迸发极光之意,却当谨记“三矢之训”。(财言社)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