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四五”规划与“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推动下,中国城市化进程正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经济内循环的重要支柱,承载着民生保障、环境治理和智慧升级的多重使命。其中,管道系统作为城市的“血脉”,直接关系到供水安全、防洪排涝、能源输送等核心功能,是现代化城市运行的隐形基石。随着国家加大老旧管网改造、海绵城市建设和综合管廊布局,管道行业迎来万亿级市场空间,技术革新与绿色转型亦成为行业主旋律。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联塑作为管道行业的领军企业,凭借全产业链布局、技术创新能力和标杆项目经验,持续引领行业升级。从国家超级工程到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从智慧水务到乡村振兴,中国联塑以高性能、智能化的管道解决方案,深度参与国家重大基建项目,助力城市韧性提升与可持续发展。随着城乡一体化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中国联塑持续以国家战略为指引,进一步强化其在全球基建管道领域的话语权,为打造更安全、更高效、更智慧的城市基础设施网络提供“联塑方案”。
乘政策东风筑牢“地下生命线”
2025住建部再提“好房子”,表示新增实施100万套城中村改造、危旧房改造,城市管道产业再次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好房子”政策不仅对建筑品质提出更高要求,更将市政管网配套作为重要评价指标,这为管道行业注入了强劲动能。中国联塑敏锐把握这一政策导向,“好房子”建设需求与管道系统升级深度融合,推动产品服务向“精细化、智能化、绿色化”全面升级。
在政策的引领下,城市管道建设正从单一的“功能满足”向“品质提升”转变。一方面,政策要求新建住宅全面配备高标准管网系统,推动大口径给排水管、静音排水管等高品质产品的市场需求激增;另一方面,老旧小区改造中对管网系统的更新标准提升,为管道企业带来持续的业务增长点。中国联塑依托其全产业链优势,通过提供从设计到施工的一站式管道解决方案,助力打造“里子”和“面子”同样过硬的高品质生活环境。
基于城市管网管理的智慧化升级,中国联塑在统一的标准和数字化管理的基础上,以新技术给城市注入新力量,率先开发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将给排水、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等多类管线集成设计,不仅施工效率提升40%,更有效解决了传统管网各自为政的弊端。目前,这一创新方案已成功应用于河北雄安新区、珠海横琴新区等多个重点城市建设项目。同时,针对不同地域特点,联塑研发了高抗压排水系统、耐低温管材等特色产品,充分满足南方多雨地区和北方严寒地区的特殊需求。
在智能化转型方面,中国联塑积极推进智能制造升级。其在广东佛山建立的数字化智能工厂,通过MES系统实现生产全流程的智能化管控,关键工序自动化率达到85%以上,其中智能注塑车间采用工业机器人完成自动上下料,生产效率提升30%,产品不良率降低至0.5%以下。同时,联塑打造智慧管材生产线,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互联和数据采集,可实时监控生产参数并自动调节工艺,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在仓储物流环节,公司引入智能立体仓库和AGV搬运系统,实现从原材料到成品的智能化流转,仓储效率提升50%。这些智能化生产实践,为中国联塑的市政管道产品提供了坚实的质量保障和产能支撑。
聚焦产品技术创新,深耕核心技术攻关,中国联塑已形成覆盖给水、排水排污、消防、燃气供热、电力通信等六大领域的完整管网系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联塑成功研发高性能厚壁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材管件,通过在材料、模具设备、加工工艺等方面的组合创新,成功解决了厚壁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常见的熔垂、内缩孔及尺寸不稳定等行业关键技术难题,实现了1600mm管材及800mm管件的规模化生产,为大流量输水提供了可靠保障。从2004年开始,中国联塑率先在PVC-U给水管材、管件生产中使用非铅热稳定剂来进行产业化生产,2017年率先实现全系列PVC管材管件全面无铅化,是国内唯一一家实现全系列PVC管道及型材制品无铅化的企业,引领行业向环保方向发展。环向应力抵抗值提升至20MPa以上,使用寿命突破50年大关,成功应用于深海油气输送等极端工况;率先实现PVC-U管材全面无铅化,经SGS检测,产品重金属析出量低于0.001mg/L,据悉该技术已在北京城市副中心供水系统改造中规模应用,每年减少铅排放15吨,推动行业环保标准迭代。开发高环刚度PVC-C电力护套管和多孔一体式蜂窝管,抗压强度较传统产品提升60%,在雄安新区综合管廊建设中实现单管双回路安全布线,其多孔一体蜂窝管通过拓扑优化设计,使通信管网部署效率提升40%,有效优化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利用。这些创新成果不仅填补了行业技术空白,更推动了中国市政管网建设向高质量、绿色化方向发展。
抓住基建风口加速海外业务成长
在国内城市基建领域稳居龙头的同时,中国联塑并未止步于此,而是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国际舞台。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特别是在东南亚经济持续崛起的战略机遇下,中国联塑正加速全球化布局,将中国制造的管道解决方案带向世界。
据悉,东南亚主要国家(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当前城镇化进程正处于关键发展阶段。2023年,该地区整体城镇化率为55.7%,相当于中国2014年的发展水平。快速推进的城市化进程正在该地区催生巨大的基建缺口。在公共设施领域,包括电力管网、通信网络、燃气输送、供排水系统等城市“生命线”亟待完善;在公共工程方面,水利设施、灌溉系统等民生项目也面临升级需求。
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下,以中国联塑为代表的国内管道建材龙头企业正加速全球化布局。经过多年的深耕细作,中国联塑在东南亚市场已实现从单纯产品出口到全产业链布局的战略升级。
目前,中国联塑已在印尼、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及越南等重点市场建立完善的生产基地和营销网络,通过本土化运营策略深度融入当地市场。在柬埔寨市场,公司先后参与建设了包括班迭棉吉水务项目、德崇国际机场、菩萨省水务局管网扩建等标志性工程,其中西港博莱国际大酒店项目更成为展示中国管道技术的重要窗口。
值得一提的是,在马来西亚市场,中国联塑通过收购整合当地资源,成功整合了PALING、SPIROLITE、SNOW三大本土品牌,实现了从"中国制造"到"本地智造"的跨越。这种因地制宜的发展模式,不仅提升了产品适销性,更有效降低了运营成本。
结语
从中国城镇化的深耕者到“一带一路”的践行者,中国联塑正以创新为笔,以管道为墨,书写着基础设施建设的全球篇章。在国内,中国联塑以技术革新推动城市“毛细血管”的升级换代;在海外,中国标准通过本土化实践赢得国际认可。
展望未来,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加速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化,中国联塑将继续发挥全产业链优势,在智能管网、绿色建材等领域持续突破。在国内市场,中国联塑将深度参与新型城镇化和“好房子”建设;在海外市场,将加速推进东南亚、中东等区域的本地化布局,让更多“中国方案”惠及全球基础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