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装行业招投标领域,一种畸形现象正悄然滋生,部分企业将“低价”奉为唯一准则,全然不顾产品质量与品牌信誉,最终为自身发展埋下致命隐患。
“最低价中标”大行其道,行业乱象丛生
某门企管理层在参与招投标时,曾遭遇家装公司直白且强硬的要求:“什么都不要跟我讲,不用提质量,也不用谈品牌,更别管材料是否含甲醛,你直接跟我讲价格就行,我们只认最低价中标。”这种唯低价论的招标标准,让不少供应商倍感无奈。
据悉,某门企此前已为某家装公司供货3年,却只因报价比其他企业一樘门高出8元,便在招投标中被淘汰。在部分家装企业眼中,长期合作积累的信任、产品的品质保障,竟抵不过几元钱的价格差异。有供应商直言:“这样做事的企业不破产,天理都不容。”
当“低价”成为唯一通行证,当品质、品牌、环保皆可抛之脑后,我们看到的不是市场竞争的良性演进,而是一场席卷整个家装行业的集体堕落。更可怕的是,无数家装公司仍沉浸在“低价必胜”的迷思中不可自拔——以为客户只看报价不懂品质?以为用杂牌、非标材料省下的成本是“赚到了”?醒醒吧!这不仅是短视,更是自掘坟墓!
数据不会说谎,35%的投诉都因“唯价是图”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内参显示:超过35%的家装投诉,源于非标、杂牌、劣质材料——不少公司一边高喊“性价比”,一边大量使用无认证、无检测、无保障的“三无产品”,那省下的几块一米的电线、十几块一桶的胶、几十块一平方的板材,将来都会变成投诉电话、赔偿协议、法院传票——你赌上的不是成本,而是企业的口碑、信誉和生存底线!
血淋淋的教训,生意场上没有侥幸
某全国连锁装修集团为节省20万成本,选用无认证水管和劣质涂料。结果交付仅4个月就发生水管爆裂,直接损失300万,客户索赔520万!更惨烈的是品牌崩塌、合作解约、大规模裁员、多地关店——最终走到破产边缘。
企业负责人事后痛哭:“为省20万,却炸掉了企业根基。”
这根本不是做生意,这是在玩火自焚!这不是诅咒,而是市场规律冷酷的清算!
要么做价值,要么出局
如今,家装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彻底的价值洗牌。那些仍在拼命压价、滥用杂料、忽悠客户的企业,根本不是“省钱”,而是在疯狂“埋雷”!爆雷之日,哭诉无门!
而真正活得稳、赚得久的装修企业,早已跳出“价格战”的泥潭。他们敢于谈品牌、讲工艺、重售后、塑口碑——虽然材料单价略高,但售后问题大幅减少,客户转介绍率持续攀升,签约率稳健上涨。
市场从不相信眼泪,只认品质与信誉——唯有回归品质、守护信誉、坚守价值的企业,才能穿越周期,迎来曙光!
转载:潜望大家居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