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京,2025年9月22日——当设计摆脱表层视觉符号的束缚,那些藏在空间暗处的隐形细节,便成为连接人与环境的深层纽带。施耐德电气再度携手美国《室内设计》中文版推出第二季《聆听——最具行业影响力创造者的声音》系列访谈,与北京靳朝晖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设计师靳朝晖深入探寻如何以“暗处参数”为设计秘钥,在光影轨迹、材质肌理与空气流动间,编织出兼具功能性与情感温度的空间体验。
靳朝晖认为,设计绝非视觉层面的装饰点缀,而是藏于空间功能与体验细节:是光线在晨昏交替中的角度偏移,是室内空气流动伴随的细微香息,亦或是不同材质接触时传递的触感差异,其关键就在于这些能撬动整体感知的“暗处参数”。在她看来,不易被察觉的设计元素正是品牌传递情感价值的专属载体,看似微小却在不经意间影响着用户的行为选择与情感倾向。
三亚中免二期项目的设计成为这套聚焦“暗处参数”独到设计理念走向现实的最生动的实践样本。针对静态LOGO投影产生视觉混乱的痛点,靳朝晖提出轻量化解决方案,将其替换为随行人动线呈现出柔和流动的动态水纹光效,同时搭配哑光金属面板与半透光材质,有效弱化光线直射带来的视觉刺激,赋予廊道动态的光影呼吸感,让行人与“水纹”光影形成自然互动。细节微调后带来的租金上涨正印证了她的信念:“真正有效的微调,是基于行为路径与感知心理的精确校准。”
将“暗处参数”的实践思考延伸至行业未来,靳朝晖认为可持续设计应跳出技术指标的单一框架,真正融入情感经济的核心脉络。在她眼中,未来的可持续设计将不再局限于冰冷的计算,而是会转化为可触摸、可感知的情感符号——就像厦门湿地公园里由回收渔网化作的翩跹鹭鸟,让环保以艺术形态融入日常,让可持续设计更切实地成为用户与空间建立信任的情感支点。
不止于此,靳朝晖还指出,未来五年室内设计的另一重变革在于从“需求设计”转向“状态设计”,将空间转变为“能读懂情绪的知己”。办公场景中,灯光可随使用者工作节奏渐变,从专注时的冷白光自然过渡到休憩时的暖黄光;居住空间里,空气流动的轨迹能适配不同人群的呼吸习惯,为疲惫归家的人营造舒适感。在她看来,未来设计将摆脱对宏大尺度的追求,转而深耕每平方米的“情绪适配力”,推动商业空间从展示商品的场域转型为与人共生的有机体;而设计师的角色,也会从主导空间形态的构建者,转变为统筹感知体验的调和者,凭借对空间肌理中微小细节的精准把控,营造出与情绪共振的人居温度。
从细微之处的光影优化到可持续设计的情感转译,靳朝晖始终以“暗处参数”为设计核心,将每一个细节转化为撬动空间体验与商业价值的关键力量,让每一处空间成为居者情绪的回应。同样,施耐德电气作为全球产业技术引领者,始终坚持推动室内设计脱离视觉表层的局限性,转向对人本体验与可持续价值的深耕。伴随着第二季《聆听——最具行业影响力创造者的声音》专题以及《寻找——设计行业影响力创造者暨城市封面人物入选》《共创——设计行业影响力优秀案例联合打造》系列活动的持续推进,聚焦人本的设计理念也将持续凝聚行业力量,让细微设计都成为构筑美好生活的核心支点,为打造更具温度与生命力的人居未来注入持久动能。
关于施耐德电气
施耐德电气的宗旨,是通过赋能所有人最大化利用能源和资源创造影响力,推动人类进步与可持续的共同发展。在施耐德电气,我们称之为Life Is On。
我们的使命是成为您实现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可信赖伙伴。
作为产业技术的全球领导者,我们将世界领先的电气化、自动化和数字化技术应用于智慧工业、具有韧性的基础设施、面向未来的数据中心、智能楼宇以及数智家居中。依托于丰富的行业专长,我们提供AI赋能的端到端全生命周期工业物联网解决方案,涵盖互联互通的产品、自动化、软件和服务,并采用跨平台的产业数据基座和“数字孪生”,助力客户实现盈利性增长。
我们是一家以人为本的企业,拥有16万名员工、逾百万的合作伙伴、业务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我们庞大的生态圈能够确保贴近每一个客户和利益相关方的需求。我们遵循有意义的企业宗旨,拥抱多样性和包容性,为全人类的可持续未来持续努力。
www.se.com/cn